推广 热搜:

把握语言期让孩子金口大开

   日期:2024-09-20     来源:www.medlth.com    浏览:332    
文章简介:0-6个月的孩子当新生儿感到不舒服时,就会以哭闹来表达我们的感觉。2-3个月的婴儿,父母逗他时,能发出回答性的喉音,在安静的环境中自己也会发出咿呀声。

0-6个月的孩子

当新生儿感到不舒服时,就会以哭闹来表达我们的感觉。2-3个月的婴儿,父母逗他时,能发出回答性的喉音,在安静的环境中自己也会发出咿呀声。5-6个月时,孩子可发出单调的音节,如爸、妈,但本质上还是无意识的随口呢喃。在这一时期,父母特别是母亲,要用最大的爱心来接触孩子,在平时生活的每个环节,如喂奶、换尿布、哄其睡觉、散步等,都要同孩子说说话,并用眼神多交流,以打造好的亲子关系。

6个月-1岁的孩子

孩子在7-8个月时,会重复某一音节,如母亲、达达等,并能伴随父母发这类音。9-12个月,孩子能了解一些较复杂的词意,如再见、亲一下等;可以取来大人所要的东西,会表示赞同或不认可;当父母说不许时,了解停止我们的动作。在这个阶段,要让孩子多接触生活,多打游戏,过程中用语言多和孩子交流,不可以因孩子还不会说话就索性不说;给孩子说周围各种事物简单的名字,让孩子脑海中留有印象。

1-2岁的孩子

这个时候是孩子开始自主说话的时期。他可以正确地说出一些有意义的词,如吃饭等;能说我们的名字,能说如父亲上班等两个单词的句子,词语量急速扩大。这一时期,练习应从简单单一的单词过渡到较复杂的词语和句子上,并准时鼓励孩子大胆说话;可以选择适合的幼儿故事录音带或光碟让孩子多听、多看,使他得到正确的示范。

2-3岁的孩子

这一时期的孩子,说话和辨别事物的能力已有一个较大进步,能不同不同人的称呼,了解漂亮、可爱等形容词怎么使用,并能把一个词语代用在各种东西上用,如将汪汪之类的象声词用在玩具小狗身上。此时的父母应结合平时生活实质,多教孩子一些物体名字,多用一些形容词来表述事物的特质,并纠正孩子的错误认知,反复强化,加深孩子的记忆。

3岁后的孩子

孩子3岁后,能说明一些简单的事情,会解说简单的图画,会唱简短的歌谣等。他们喜欢反复问:这是什么?那是什么?也喜欢反复说话,这是孩子好奇心的表现,也包括着想和父母训练说话的心理。在这一时期,父母要多给孩子讲些小故事;也可以给他解说看图说话,或者鼓励抱孩子自己讲并准时指正;还可以教他唱些简单的儿歌、背简单的诗句等。当孩子提出问题时,要用心地说明,并用简单词句来描述事物有哪些用途和作用与功效。如此一来,孩子的语言能力就会得到长足进步。

 
打赏
 
更多>相关推荐

推荐图文
今日推荐
点击排行
网站首页  |  关于我们  |  联系方式  |  使用协议  |  版权隐私  |  网站地图  |  排名推广  |  广告服务  |  积分换礼  |  网站留言  |  RSS订阅  |  违规举报